找到相关内容119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不应观察有三种

    不应观察有三种:不应观察美女身, 不应观察友之事,不应观察己功德。 不应观察的有三种,就是不应观察美女的身体,不应观察朋友之事,不应观察自己的功德。世界上的事,有些必须观察,有些不能观察,不应观察的你去观察,容易引起邪分别,破坏自己的清净心。 ①不应观察美女身: 在欲界当中,男女都喜爱欣赏异性,这是俱生的深重习气,所以必须小心谨慎,异性不能多接触。如果接触频繁,凡...

    华智仁波切造论 索达吉堪布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

    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1019494058.html
  • 防著魔——忏云法师开示

    就不至于著魔。就怕说:“喔!可了不得了!佛来摩我的顶了!”以至于“佛对我说法了!”要是自己一著,马上就是著魔,这个经典里头有说明的。  还有呢?有过去世或今生死去的异性朋友来找了,或是异性的夫妇来找了...

    忏云法师

    |防魔|精神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1/2209087899.html
  • 空无的威力与神奇

    与正或负与负之间则有排斥力,这就是国中理化课本所说的“异性相吸,同性相斥”,因为电荷相吸(或相斥)力,所以会放出电能。因此电荷会运动,电荷的作用会放光和发热,科技发明电灯、电炉、马达、电话、电视和电脑...之后呢,电荷被推向无穷远的两端,中间也形成无电状态。所以相吸(或相斥)的结果均是无电状态。  为什么电荷会“异性相吸,同性相斥”呢?科学没有解答这个问题,我尝试这样解释:因为电荷有想要达到无电状态的...

    梁乃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3940446.html
  • 寻找上师·是“你”还是“妳”?

    哪一种角色,只要老师在强调性别上下功夫,学生就很容易落入圈套地变成异性,这时候,不论男女,都会变成老师所扮演性别的异性。   譬如,老师如果是你,学生就会变成“妳”,而这里的“妳”,可怜的男生...

    陈念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2844031.html
  • 现代科学中的全息观简析

    异性、可分性,因为它一分为二;也正因为它一分为二,它就可以同时通过双缝,并自我干涉,或说自我分裂后的二部分(波)相互干涉,这又证明着单个粒子的波动性、不可分割性。假如粒子的本性如此,阿斯派克特实验...出所谓全息律,而不对具体的全息现象作深入研究,那是不行的。这也说明,差异性正如同一性一样,乃是全息性的一个本质环节,而“相似程度较大”及“相似程度最大”之类的说法,本身就蕴含着“相异程度较大”以及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3044604.html
  • 悟道因缘多

    变化多样的悟道因缘中,至少可以发现这么一些规律来。首先,禅师们悟道因缘的纷纭多异是因为他们各人的根机互异所致,由此而产生了各人悟道因缘的差异性。例如从二祖到六祖这几代大德,他们不但能于言下即得,而且还...,也难以成就他的“一花五叶”的无量功德。因而师徒各自的因缘际会这一特定的缘分,也是造成禅门悟道因缘互异的因素之一。  我们剖析了禅门悟道因缘的差异性之后,则会更加明了禅门在接机上特别注重契机契理的原因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1953709.html
  • 与青年朋友谈学佛(下)——陈兵

    上性的欲求、心理上爱异性和被异性所爱的渴望。如《少年维特之烦恼》所说:“少年男子哪个不钟情,妙龄女郎哪个不怀春”,西哲有男女各是半个人,都在寻求自己的那一半之喻。然而,**、爱情,及由此而来的婚姻,被...所困惑。有的虽然出了家,但还是被异性的诱惑、性的苦闷所扰恼,不少人终于因此还了俗。有的在出家、结婚、独身的抉择上举棋难定,不知不觉便成了大龄男女,往往错过了恋爱结婚的良机。有的因难觅志同道合的知音而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220680376.html
  • 因明四种相违略私下

    勿成异解。可信此解(为言。谓疏主能得论意也)  已上法差别相违了  文云。论有法自相相违因者。如说有性非实非德非业。有一实故。有德业故如同异性。述曰。准前作三。此即初二。标名举宗因(云云)此有法自相相违作法...和合句。先令信此同异和合离实等有之由。然后以证成道理欲令信有句也。此先说同异句也。  次文云。此三之上各各有一总同异性。随应各各有别同异。如是三中随其别类。复有总别诸同异性。体常。众多(云云)此释同...

    真兴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4438135.html
  • 终极信仰与终极信仰的世俗化

    伦理建设层面的缺失,在政治法制制度、道德信仰宗教、经济行业市场之间,伦理道德的正面建设缺失,使之丧失了作为直接现实的功能环节。以差异性理论来看待中国文化信仰问题,在差异性对文化区别特征的启发上,在差异性...  [关键词]终极信仰;世俗化;差异性;古代文化   [作者简介]刘圣鹏,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,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后,副教授,四川 成都 610000   [中图分类号]G12;102   [文献标识...

    刘圣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3870082.html
  • 张载之学与佛学

    违背客观事实的:“人与动植之类已是大分不齐,于其类中又极有不齐。某尝谓天下之物无两个有相似者,虽则一件物亦有阴阳左右。”(《张子语录·语录中》)更进一步说,事物的统一性是以差异性为前提的,没有差异性的统一性实质上不存在。但是,佛学取消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,自然就不能形成差异性,结果只能以空洞抽象的绝对统一敷衍了事。“今闻说中道,无去处,不守定,又上面更求,则过中也,过则不犹不及也。不以学为行,室则有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4966229.html